紫月神仙;Pomacanthus Maculosus (FORSSKAL,1775) 在海水神仙魚愛好者的心目中,紫月神仙廣泛地被認為是最強健,最能適應人工飼育環境的海水神仙魚品種,能夠飼養紫月神仙超過五年的魚友亦大不乏人,看著牠們由怯生生的小傢伙慢慢長成穩重優雅的大塊頭,當中的滿足感實非筆墨所能形容。有時看著牠在面前經過,不禁令人想起多年前初次邂逅的情形與及往日對海水魚熱忱的種種,歲月荏苒,令人不勝唏噓。 |
||
|
||
|
||
|
||
事實上,市面銷售的海水水族生物極大多數來自野外的捕捉,當中部份更加是經由使用氰化物(山埃)所非法捕獲,氰化物的毒性不單使目標的觀賞魚隻受害,亦會造成珊瑚死亡及白化,從而令整個珊瑚礁生態崩潰,這亦是最為環保人士垢病的地方。因此人工繁殖的海水觀賞魚,一方面減少對大自然資源的損耗,另一方面能提供狀態穩定的魚隻予消費者,達致雙贏局。近年亦有於夏威夷創立Reef Culture Technologies, LLC 的Frank Baensch先生能夠利用自已開發的技術,成功少量繁殖及生產包括檸檬批(Centropyge flavissima),火焰仙(C.loricula),漁夫仙(C. fisheri)及多彩仙(C.multicolor)等等小型神仙。隨著技術進步和掌握,肯定會有越來越多品種的海水觀賞魚能自人工繁殖成功,或者在不久的將來,會見到人工繁殖的君子神仙(Centropyge boylei)亦未可料。 如上文所述,作為海水神仙家族的一員,年幼時的紫月神仙和其他Pomacanthus屬神仙的幼魚外觀大同少異,但隨著時光流逝,身上的垂直條紋會逐漸退去,換上一身湛藍的體色和襯托著一彎黃色的月狀斑塊,而細心察看下,可見白色的尾巴參雜著彎彎曲曲的幼紋。曾經讀過一篇文章,稱於亞拉伯沿海某地曾捕獲一尾紫月神仙,竟然發現其尾部的斑紋和亞拉伯文字”真主亞拉”一樣,被視為神蹟降臨而身價不菲。或者紫月神仙在海水神仙家族未必是最美麗的一種,色彩不如馬鞍神仙或皇帝神仙般斑駁豔麗,但其色彩對比和簡單的線條,恰巧和近年流行的簡約主義(Mies van der rohe)不謀而合,給人耐看而又永不過時的感覺。另一個吸引人的原因是其體健易養,對惡劣環境的忍受能力驚人,能從容面對N氏三契兄弟的挑戰,亦可接受各式各樣藥物的治療而無過敏反應,難怪被很多資深魚友判定為新手初養海水神仙的入門魚種之一。 食物方面紫月神仙要求十分簡單,在人工飼育環境下會接受各式各樣的飼料,對人工顆粒,片糧,蝦乾,急凍豐年蝦,毛蝦,紫菜一律歡迎。要注意是對新進口的魚隻照料方面,習慣上會先暫停餵食壹、兩天,待其排出於捕捉及運送過程積累於腸臟的藥物,恢複消化能力才開始馴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文章開始所提及,一尾健康的紫月神仙,動輒能在人工飼育環境生存兩、三年之久。所以就算只是幼魚,如果條件許可的話,都應儘可能提供一個三尺缸或以上的魚缸來為應付及滿足日後的需要,佈置方面可利用珊瑚骨或生物石營造供牠躲藏及歇息的洞穴。 雖然紫月神仙能忍受惡劣水質,但維持良好水質是飼養海水水族的最基本,定期的換水和清潔不單能改善水質,更可減少疾病的感染,對紫月神仙的頭號敵人【生石】尤有幫助。預防勝於治療;與其在病發時藥石亂投,不如花點功夫去維護水質還來得實際。 相容性是飼養海水神仙的重點考慮要素之一,眾所周知海水神仙具有非常強烈的領域性,在已養有海水神仙的魚缸引進新住客,多少都會引來舊有海水神仙的攻擊,偶然甚至會造成嚴重傷亡。於體型同等大小的情況下,紫月神仙的戰鬥力屬於前列三甲份子,其慓悍性格彷佛和原產地亞拉伯民族血脈相承。但是假如能在魚缸佈局及加魚次序多花點心思,紫月神仙通常都算是蠻好相處,儘管新舊魚隻間會互相打鬥,祇要勢力及地位得到確認,就算是同類紫月神仙都甚少會趕盡殺絕,所以大家常常可看到其他魚友能成功共養多條紫月神仙,這亦是其另一可取之處。其實祇要動動腦筋和利用小道具,在添加新魚時採取某些技巧,便能減低新舊海水神仙相互間廝殺造成的傷害,較常用的做法包括使用塑膠筲箕,格仔膠板來隔開新舊魚,用意是使新引進的魚隻可借此適應環境,當中的間隙又能容許魚隻互相檢視對方,習慣大家的存在,將日後釋放後所引發的打鬥的激烈程度減至最低。另一方法是更改魚缸內的佈置,使舊魚忙於重建勢力,爭逐領域範圍而漠視新魚的出現,這些都是處理新引進海水神仙的慣常技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然大家都清楚明白珊瑚和海水神仙共養的潛在危險,但依然有很多人抗拒不了誘惑,於珊瑚缸引入紫月神仙。這種近乎病態賭徒的僥倖心態,往往令飼主本身蒙受損失,須知珊瑚,管蟲和部份軟體動物,從來都是紫月神仙這個老饕的心頭好。 由於不同來源地的紫月神仙的售價會有頗大差異,本地市場習慣上會粗略地分開為紅海、埃及、東非及台灣(人工養殖個體)。其外貌特徵的簡單描述如下:— |
||
|
||
|
||
台灣;售價低廉的人工養殖個體,據聞其親魚來自東非產的個體。早年所產的品質頗佳,但近年不知是否因近親累代繁殖的關係,整體質素有每況愈下之感。處境和淡水水族界的短鯛(Dwarf Cichlid)相似,此問題實有改善及正視的必要。不過由於台灣人工養殖紫月神仙售價便宜,又沒有受氰化物毒害的危險,兼且已經適應了人工養殖環境,飼育容易。絕對是值得推薦給有意飼養海水神仙的新手魚友嘗試的入門魚種。
|
||
|
||
紫月神仙改變了很多人認為海水水族壽命短暫的先入為主的觀念,人工繁殖成功更將多年的夢想變成事實,凡此種種顯示海水水族養殖技術似乎已經漸趨成熟。但無奈紫月神仙死亡的事件依舊無時無刻重複發生,究竟是在甚麼地方出了亂子呢?有人可能會歸咎於魚店的水質問題,魚隻本身的健康缺陷,有些人又會覺得是藥物使用不當或醫治上延誤…等等理由,總之隨隨便便就找個藉口將自已的過失推卸得一乾二淨。其實原因顯而易見,一切源於我們對海水水族飼養的癡心妄想,將數十條不同種類的海水神仙混養於一個區區數百公升水量的魚缸之中,奢望能利用大量器材和複雜技術去改變既定的結果。一切將以失敗告終,壓力、疾病、感染、漫延、失控、反缸。當飼養者的心態未能和日新月異的器材技術與時並進,這絕是可以預期的結局。時代的巨輪不住地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結推翻了滿清政府,結束了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專制統治,但直到今天中國人民依舊活在泥沼當中,決定不了自已的命運。祇能以此為註腳—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參考資料: Butterfly and angelfishes of the world Volume 2 (Dr. Gerald R. Allen) 1992年7月號的『水族世界』(已停刊) 特別鳴謝提供照片及資料的魚友同好。 |
||